【管理】如何管理酒店90后员工?
有些酒店管理者认为,九零后的员工不太好管。没有责任心,不能吃一点儿亏,生怕吃苦,娇生惯养,个性散漫,诸如此类的。她们不愿意干基层,往往呆几个月又走了,洒脱得狠。或许在这些九零后看来,在这儿当个小员工,你还嫌弃,说不定明天我就去别处混个领班主管的,看不气死你?
然而在这些问题的背后,是九零后都正在迅速成为这个时代主流的事实,无论是作为合伙人的员工,还是作为消费者的顾客。这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。每一代人都被上一代人不满,最后还是接了班。我们并不能去改变他们,那就需要读懂他们。作为九零后的她们,不仅仅是我们的员工,也是我们的合伙人。作为管理者,或许应该转变思维,学会如何与这些年轻的员工相处。
01 合伙人思维
在投行、律所、会所等高智商人群密集的地方,公司内部比较普遍的不是叫上下级关系,而是合伙人关系。独木不成林,单筷易折断。合伙人思维正是团队精神的体现。现在的九零后,处在信息爆炸时代,资讯发达,思维跳跃,崇尚个性,不拘泥形式。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去管理,只会让管理者疲惫不堪,且事倍功半。是时候摒弃高高在上的“管理”思维了,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合作性的“合伙人”思维,追求结果,求同存异,尊重个性,互动参与,充分授权,分享成果。
02 不拘一格,用其所长
九零后的员工尽管有些经验不足,有些疏忽而犯的小错,总体来说,她们个性鲜明,敢闯敢拼。万豪和喜达屋这些酒店,多年以前就在着力培养30岁以下的年轻总经理,来作为未来的领袖。三十不到,朝气蓬勃,在有经验的领导者面前,他们确实嫩了点。但是,在富有远见的领袖眼里,有些人已经具备明日之星的气质。正如看孔雀开屏那么美,为什么不好好欣赏,偏偏总是有好事者非要从后面做全面考察,自然扫兴而归。企业的发展需要多面手,但也不一定要所有的人都是多面手,如能不拘一格,用人所长,就会发现多数人都有着可取之处,甚至可贵之处。
03 明确目标和底线
一个没有清晰目标的团队,不可能是出色的团队。社交时代,更注重人人平等。自由,而生活无忧的九零后,可以做一只被线牵着的风筝,绝不愿做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。我们有责任告诉她们,我们要去到那里,也要告诉她们什么情况不能放飞。时代在发展,科技在进步,我们的目标和底线,也需要适时调整,及时沟通,亮明底线,而不是亦步亦趋,或许更符合九零后的处世风格。
酒店的目标各有不同,基本的底线无外乎:有损酒店形象和声誉,给酒店造成经济损失,主观原因导致顾客投诉。目标应该始终如一,不过底线,可能需要因时因势有所变通。
04 照顾情绪
照顾情绪是极其重要而又极其容易被忽略的。
月有阴晴园缺,人有旦夕祸福。每个人都会因为自身的、外在的情况变化,而有情绪起伏。情绪的起伏往往对工作产生影响。传统的管理思维是,我们要调整好情绪再上班。合伙人思维则是,亲,遇到什么困难了么?需不需要我们帮忙?如果身体不适,你可以先回去休息或去医院看看?九零后个性而自我,同时聪明又单纯。公开表扬,私下批评,正是照顾情绪的重要体现。将心比心,他们也很容易被感动。照顾好情绪,才能调动得了情绪;调动了情绪,才能目标一致,众志成城。
不管你是否承认,我们身边的九零后,她们不仅仅是员工,更是我们的合伙人。生活中,我们和不同的同事有远近亲疏之别。但是工作中,有必要做到一视同仁。零零后已步入成年,即将走上工作岗位。如果我们还不能及时调整与九零后的相处之道,那么又该如何来面对更加特立独行的零零后?